B-2A突袭伊朗引关注:中国的防空体系能否应对隐身轰炸机威胁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6:05:47

  美国高级军官于当地时间22日在五角大楼举行了关于美军打击伊朗的新闻发布会。在会上,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透露,美军此次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代号为“午夜之锤行动”。此次行动动用了125架飞机,并且巧妙地实施了一次“欺骗行动”,将轰炸机部署在太平洋上充当诱饵,迷惑敌人。

  然而,在这次军事行动中,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B-2A隐身轰炸机。这种战机每架搭载两名机组人员,距离其首次服役已经过去了20多年,但它再次证明了其战略价值。B-2A成功突破了伊朗的防空网络,精确打击了伊朗的,从而牢牢把握了战场的主动权。尽管该轰炸机未能突破纳坦兹的60米岩层或40米加固混凝土防护层,但其打击仍具有极大的破坏力。如果美军能够选择更具杀伤力的武器进行攻击,或许伊朗的会遭受更为严重的打击。

  尽管聚焦在伊朗问题上,但网友们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:面对像B-2A这种先进的隐身轰炸机,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有效防御?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个“伪命题”,他们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足够强大,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。然而,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,做好万全准备仍然是必要的。毕竟,战争并非遥不可及,它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。

  实际上,美军及其他国家也在关注同样的问题。为了提高战争研究的准确性,他们多年来通过兵棋推演模拟战争场景。其中有消息透露,美国在这方面的信心正在下降。与伊朗相比,中国的军事力量更为强大,防空能力和综合国力都在不断提升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,美军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。例如,中国已拥有大量隐身战斗机,并部署了先进的反隐身雷达系统,构建起世界一流的反隐身作战体系。因此,B-2A在对付中国时,可能并不会像对付伊朗那样顺利,更多可能遭遇拦截,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  回顾2021年,兰德公司在一次兵棋推演中曾设想,B-2A从迭戈加西亚起飞,经过南亚进行突袭。然而,他们发现这一路线根本无法顺利实施。随后,他们模拟了从关岛起飞的方案,B-2A先飞到巴士海峡南端,悄悄进入南海,再向北突入。然而,这一推演设定了若干前提条件,比如假设中国的歼-10C战机进行常规巡逻,同时假设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存在漏洞,最终4架B-2A才成功向目标发射隐身巡航导弹。

  如果这是发生在20年前,或许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紧张气氛。但时至今日,这个问题不再构成威胁。中国军力不断壮大,装备日益先进,因此,类似的威胁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。今天,如果将这一话题提到中国层面,恐怕更多会成为笑谈,因为这种威胁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。

  另外,如果B-2A真的有胆量向中国发动攻击,那么它必须面对许多难题。首先是起飞地点问题,如果B-2A想要突袭,其起飞地点大概率选择美国本土,毕竟从关岛或迭戈加西亚等地区部署大量B-2A,必然会被中国监视和发现。如今,中国的海空军力量日益强大,空中监视范围也在不断扩展。如果B-2A不想暴露行踪,它必须依赖隐身加油机来实现空中加油,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——空中加油本身并不困难,但隐身加油机的设计却是一项技术难题。

  另外,B-2A的数量也非常有限,目前美国仅有20架可用的B-2A,其中一些因为服役年限长,已经无法正常执行任务。因此,能够投入使用的最多也就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。这一次打击伊朗荣誉资质,算是将所有能够使用的B-2A全部派上了战场。尽管这种战机能对伊朗造成一定威胁,但要用其对付中国,成功几乎不可能。首先,B-2A很难顺利飞抵中国,其次,即使成功飞抵,也难以保持其应有的战斗力。因此,即使美国拥有100架B-2A,这些轰炸机也无法满足对大国进行战略打击的需求。

  更为关键的是技术问题。B-2A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,在当时的确是一款隐身轰炸机的强化版,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它只能算作“5代半”战机。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,B-2A的侧面和后部隐身效果并不理想。而中国的歼-36作为一款跨时代的六代机,其机动性和全向隐身能力超越了以往的战机。歼-36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反隐身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。B-2A尽管经过多次升级,但仍旧难以突破中国的防线,其技术理念也只是对B-2A的“强化版”,是否能够实现全向隐身仍是未知数。而歼-36的设计理念已经明确,拥有这款先进的战机,中国完全可以应对B-2A和B-21带来的威胁。反而是其他国家,应该更加担心如何应对中国歼-36的威慑。

  此外,尽管歼-20A目前尚未在国际舞台上亮相,但其性能已被大大低估。相信在未来,歼-20A将在全球军事舞台上大放异彩,震撼世界。

  综合来看,中国具备了应对B-2A的能力,并且在未来的军事技术发展中,我们的优势将愈发明显。至于对这种话题的看法,欢迎和我深入讨论,也许有其他军事话题你想了解的,可以一并探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